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中心 >> 媒体报道

国际观察:美涉疆法案逆势而动 破坏全球产业链发展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发表于:2022-08-08;人气指数:700

国际观察:美涉疆法案逆势而动 破坏全球产业链发展


近日,美国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以下简称“涉疆法案”)正式实施。面对新冠疫情下物流、贸易与人员移动受阻等新形势下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保持开放、稳定的贸易和投资监管环境是保障全球价值链发展和经济复苏的第一要务。所谓涉疆法案逆向而行,不仅增加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贸易成本,不利于当前全球疫情新形势下的全球产业和供应链的恢复发展和安全稳定;还将间接推升纺织服装、相关农产品及食品、乃至光伏风能发电等价格水平,将美国国内“滞胀”进一步传导至国际市场和全球经济。

所谓涉疆法案令部分涉疆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并面临断链风险,将进一步推升美国纺织品服装、相关农产品及食品、乃至光伏风能发电等价格水平,加剧美国国内滞胀,并将进一步传导至国际市场。

以纺织品服装为例,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根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3155亿美元,对美出口563.5亿美元,是我最大出口国,占比18%。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约占我国棉花总产量的85%以上、全球棉花总产量的20%,为我国和全球纺织业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保障。禁止进口新疆棉花及棉制品、服装等,不仅无法满足美国国内消费需求,还会使美国相关企业供应链产业链受阻,面临断链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将进一步推高本已由于对中国加征关税和疫情等多重影响下已然高企的服装鞋类等产品的进口成本,加剧美国国内本已处于40年来高点的通胀。

另外,新疆的棉花、多晶硅、番茄酱、风力涡轮机等生产产业在全球市场和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棉花占全球总产量的1/5,多晶硅占全球产量的1/2以上,番茄酱占全球总产量的1/4,风力涡轮机制造产量占全球13%),禁止新疆产品向美国出口将使得相关产品转内销或出口他国,原有的供需关系调整不仅影响中美两国国内市场价格,还将进一步传导至国际市场,引起国际市场供需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国际市场价格动荡。

所谓涉疆法案要求企业“自证清白”,令进口商在供应商管理、产品追溯、劳动合规等方面增加巨大成本,给本就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危机冲击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更大的压力。

相关进口商需建立整套的供应链合规体系以证明货物并非由所谓“强迫劳动”生产,并在被质询时向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提供生产记录、采购和运输等一系列文件。这要求进口商及相关供应商投入较长时间和资金完善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等,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软硬件基础设施。对于供应商而言,相应的投入和贸易成本将在其出口报价上体现,从而转嫁给进口商及消费者。特别是对于一些通过复杂全球产业链进入美国、证明原产地困难且难以替代的产品,进口商高昂的采购成本必将体现在该商品在本国的价格水平上。

所谓涉疆法案针对中国产品的“歧视”和禁止进口,将进一步限制中国对美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的供给,加剧美国持续已久的国内通胀和供应链危机。《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21:超越生产》中测算数据显示,中国正逐步成长为全球供应中心,已成为链接亚洲、欧洲和美洲供给网络的纽带。美国实施所谓涉疆法案,最终承担切肤之痛的将是美国的进口商和广大消费者。

(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副教授 何敏)

上一页 当前第1页 总共第383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