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平台 >> 智库专报

53智库专报(总第53期)金砖国家资本市场经验对中国制度建设的借鉴

来源:本站原创;发表于:2017-06-05;人气指数:496


新兴经济体论坛
智库专报
(2017)第15期(总第53期)
2017年6月5日



粤港澳大湾区环保对标国际先进大湾区
打造绿色增长极的建议
蔡春林
(广东工业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

    全球知名度较高的八大湾区分别是洛杉矶比弗利山庄、纽约长岛、新西兰霍克湾、布里斯班努沙湾、日本东京湾、悉尼双水湾、马来西亚布劳湾、香港浅水湾。它们无一例外占据了稀缺的自然景观资源,或江湾、或海湾,同时拥有唯美水景、工作品位度、居住舒适感、生活便利性,既亲近自然,又比邻繁华都市圈。湾区成为全球知名企业和高端人才追求极致工作和生活的理想所在。考虑到湾区规模、区域环境、战略定位等因素,粤港澳大湾区环保应该主要对标美国和日本先进大湾区,从理念上、制度上、体制上、产业上解决环境问题、杜绝污染,打造绿色增长极,发挥我省在新一轮全球开放中的引领作用。
    一、国际大湾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
    1.宜居宜业,国际知名。地球表面和人体成分的70%,都是水,水是财富聚集之地,有水的地方就有财富,人们对美好工作和生活的追求也必将与水相关。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是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显著标志。拥有湾区资源禀赋的地区,都在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国际知名的绿色经济增长极。
    2.生态优先,适度开发。如果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则存在过度开发倾向,湾区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按照循环经济思路和标准,保护生态环境。
    3.合理布局,源头治理。在“湾底”部分以高新技术、污染零排放型产业群建设为主。“湾边”附近的周围区域以生态涵养、资源和环境保护为主。特别注重保护周边农田、林地、水域和湿地等湾区生态环境的支柱。致力于科学调整工业布局,使其与区域生态环境相协调,加强湾区湿地和其上游地区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开展沿岸的山地植被改造,加强沿海滩涂资源、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4.能源清洁,工业环保。大型重工业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采取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有力的环保措施,将环境污染减至国家标准允许的最低限度。通过国际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合作,提升湾区绿色经济比重,引领世界知名湾区发展方向。
    二、国际先进湾区开发环保经验及教训
    1.美国湾区开发环保先行,尊重自然。美国有洛杉矶比弗利山庄、纽约长岛两大湾区,开发过程中特别注重顺应自然,保护生态。开发之初就将湾区定位为绿色环保城市,调动社会力量开发与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新建筑设计与老社区改造注重节能与环保,扩大绿色产业规模和盈利能力,实现绿色投资及产业的商业可持续。与此同时,鼓励政府和企业发展城市公交与低排放的交通工具,推广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原生态地保留与扩大城市绿地和菜园等,为居民的绿色生活方式提供更多的选择,提升普通民众绿色环保意识,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东京湾区先污染后治理,代价很大。东京湾区开发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走过弯路,开发初期环境严重恶化,在上世纪40年代开发初期,建设了很多资源型工业,填海造地,发展临海型工业园区,工业、人口密度高度集中在湾区,用地紧张、水资源不足、陆地下沉、交通拥堵、自然灾害频发,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近海污染等环境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青潮频发,给近海养殖业带来灾难性后果。东京湾地区的城市化开发、经济优先的发展战略导致环境恶化的现象并没有使该区域居民更多地感受到经济繁荣带来的喜悦,民众要求改善东京湾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2000年以来,日本开始注重东京湾区环境治理问题,推行零垃圾运动,要求企业和居民尽量减少产生垃圾,湾区环境问题得以改善。
    三、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议
    1.激活湾区发展潜力。国际上比较有名的湾区开发程度已经很高,与城市间的融合度也较强。而尚未充分开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很多地方仍是绿色一片,特别是珠西肇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惠州和肇庆,空间和生态都成为其主打的王牌之一。其中,惠州定位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既是生态担当,又以港深腹地优势,极有可能成为“城市未来”。而肇庆则提出了发展空间广阔、成本优势明显等特点。珠三角9个城市中,肇庆是土地面积最大的市,但当前的土地开发强度只有6.2%,仅为珠三角平均水平的1/3,是大湾区内土地开展强度最小的城市。这些区域开发程度低,恰恰说明开发潜力巨大,“生活梦想,始于海成于湾”,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应该遵循生态自然、集约复合、开合有度和动感活力的湾区开发思路,激活湾区绿色经济增长极。
    2.倡导绿色行为规范。借鉴国际知名湾区经验,将粤港澳湾区定位为绿色经济带,加快构建绿色行为规范体系,从基础做起,在理念认知、行为习惯、制度保障等方面逐步规范,关键在于执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包括常见的诸如垃圾分类、废品回收、环境清洁绿化等都要从普通的居民和企业着手,点滴积累,久久为功,形成绿色工作、绿色生活习惯,建成绿色湾区。
    3.培育绿色产业体系。应用先进的湾区开发设计理念,以产城一体化的规划思路,主打旅游会展、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外企驻地、近岸金融、电商基地、新兴科技、绿色与智慧产业等产业。逐步形成开放的经济结构和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发挥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打造生态、开放、宜居、国际化的一流湾区绿色产业体系。
    4.布局节能环保项目。湾区的沿海岸线布置沙滩和公园,设置环岛绿道,营造观水、亲水、戏水多种方式的海滨休憩体验。建筑立面运用立体绿化,提高建筑能源效率。污水处理采用生态湿地的形式,污水通过提升,在经过两级湿地植物过滤后,汇聚岛环绕水体,再经沉淀、水生植物处理后达到中水标准。通过“溢流坝”的拦截和人工湿地的打造,将淡水资源保留在岛上加以净化和利用,形成独特景观,与外海域的开阔形成开合有度的格局。
    5.打造世界级大湾区。打造成集生态办公、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酒店餐饮和优质住区等功能于一体。布局立体城市、多维度生态景观、产城融合、海绵城市、智慧城市。通过营造连续的临海亲水公共空间和构建多层次的景观视廊,打造一处能够亲水见绿、赏海观景的休闲圣地。通过品牌精品酒店、地标景点、海上运动基地、旅游娱乐专区、文化休闲购物街与生态住宅等重点项目的打造,绘制休闲娱乐地图,引入各种趣味活动,集聚人气,提升湾区活力,构筑一个经典传世的世界级大湾区。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砖国家共赢性发展互动机制研究》和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设计与运行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执笔者系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


                                                  信息来源: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
                                                  联 系 人:蔡春林
                                                  联系电话:13928821278
    报送:胡春华书记、马兴瑞省长、李玉妹主任、王 荣主席、何忠友副省长、陈继   兴副主任、王珣章副主席
    主送: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抄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
    发:中大、华工、暨大、华师、华农、广外、广财、广金、省社科院、省国际经
贸发展中心、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内部发:相关处室,广工主要领导及相关处室、院系(部、中心)
    编审:李景睿                                                      复审:蔡春林

上一页 当前第1页 总共第8页 下一页